2011 Taipei Arts Awards
展期: 2011/12/24 ~ 2012/03/04
展場: 臺北市立美術館地下D、E、F展區
展場開放時間:週二至週日09: 30至17: 30、每週六延長開放至20: 30
- 《2011臺北美術獎》首獎:劉瀚之
. - 《2011臺北美術獎》優選獎:朱駿騰、丁建中、許哲瑜、黃海欣、林玉婷
. - 《2011臺北美術獎》入選獎:吳芊頤、張永達、陳亭君、廖祈羽、蒲帥成、劉肇興、蔡坤霖、鄭亭亭、鄧兆旻
.
《2011臺北美術獎》得獎名單正式公布,經過初審、複審、決審三階段評選過程,共15位入圍決賽資格,經現場展覽的呈現執行與評審,結果公佈由劉瀚之獲2011年「臺北美術獎」首獎,評審團同時選出5位優選獎及9位入選獎得主。在12月22日下午舉辦的記者會中,美術館副館長劉明興、評審團主席曲德益以及評審團委員代表莊普等,皆共同肯定這15位決賽入圍者的創作努力與潛力,同時評審團主席亦指出,首獎得主劉瀚之的產生,是經過充分討論且一致認同他的創作形態與執行完整度。《2011臺北美術獎》展出的創作形式涵蓋平面、裝置、錄像裝置等形式,詮釋主題多元,所有15位藝術家作品將於12月24日起正式於北美館地下樓盛大展出,展期至2012年3月4日止,歡迎各界前來親炙年輕創作者充沛能量的藝術表現。
《2011臺北美術獎》頒獎暨展覽開幕典禮預計於本週六12月24日下午2時30分於北美館地下樓舉行,預計將由臺北市政府文化局局長鄭美華頒贈首獎「臺北美術獎」1名,得主將獲頒獎座乙只、獎狀乙紙,以及獎金55萬元整;「優選獎」5名將各獲獎狀乙紙以及各得獎金12萬整;「入選獎」9名,則可各獲獎狀乙紙。同時,首獎得主並將在未來實現於北美館展出其個人展覽之機會。
「臺北美術獎」徵件無限制參賽者年齡、參賽作品不分類、不分媒材、不限尺寸的開放規格,期望能藉由競賽機制「呈現臺灣當代藝術新貌,獎掖獨特藝術風格與當代精神之創作」。每年經過公開徵件、競賽與展覽呈現,歷年來「臺北美術獎」培養出多位傑出年輕藝術家,也累積了許多精彩作品。
《2011臺北美術獎》為連續第11年舉辦,延續上屆(2010年)轉型新制進行,評審採三階段選拔,現場呈現從單一系列作品表現擴展到小型展覽之模式、首獎名額由數名減為一位,並將獎金提高,同時獲未來於北美館舉行個展之資格。經上屆的首次新制度施行後,館方檢討效益得失,今年在徵件條件、審查方式以及決審入圍者的數量等項各有調整,首先在徵件條件首次開放創作團體參加競賽,惟參賽者於個人及團體類別中不得重複報名;審查方式在第二階段中,增加簡報過程,複審參賽者以10分鐘時間,向評審團口述表達作品理念以及展覽呈現規劃,並接受評審提問5分鐘,如此不僅開啟評審審查作品的新角度,更將創作者自我作品表述的能力列為評分項目;而在進入決審的入圍者名單部分,評審團可依當屆實際參賽者之質量,評定最後進入決賽的入圍人數,得以實際於展場呈現其創作,而不以原制的6名為限。
新制的實施是為求反應時代潮流變遷,以及各美術機構競賽的多元發展,轉型與調整是美術館對「臺北美術獎」持續表現的深厚期許,希望競賽機制越趨成熟,讓不同世代的藝術家共與盛會,選出具成熟度與發展潛力的創作者,培養成為臺灣當代藝術的前瞻性指標,進而增加與國際藝壇的交流與對話。
《2011臺北美術獎》線上徵件期間為期二點五個月(7月1日至9月16日止),共計264件作品符合參賽資格,以數量而言,約為上屆報名數量的二分之一。作品形式分析依比例分布,各式媒材使用與上兩屆相仿,仍以平面或複合媒材作品居多數,共計有平面作品112件(42%)、立體19件(7%)、複合媒材92件(35%)、其他類別41件(16%)。參賽者平均年齡較上屆(31.65歲)微減,今年為平均30歲,男女比例為男性54%,女性42%,其餘4%為團體報名。
本屆評審團成員為主席曲德益、委員王俊傑、王嘉驥、莊普、劉永晧,以及館方委員張芳薇、陳淑玲等7位涵蓋創作、理論、藝術行政等專業領域人士擔任共三階段的評審委員。第一階段初審由264件報名件數中,選出25位參賽者進入第二階段複審。複審以參賽者現場簡報的方式進行,簡報10分鐘以及評審提問5分鐘,歷經八小時的簡報複審後,評審團選出15位參賽者進入總決選。15位入圍者於北美館展覽空間實地執行佈展工作,7位委員最後就展覽現場的呈現,依據每位參賽者的作品內涵及展覽形式掌握進行評審。
綜觀《2011臺北美術獎》的展出作品,具豐富與多樣的藝術表現形式,反應臺灣當代藝術體現的時代性與社會精神。評審團主席曲德益就綜合觀察今年所有參賽作品,可以看出臺灣藝術生態發展及未來的多元可能性,他在肯定參賽者之餘,同時也強調作品在展場的空間掌握與執行完整度。
首獎得主劉瀚之,1982年出生,碩士畢業於臺北藝術大學科技藝術研究所媒體藝術組,他以一系列的機械裝置作品參展,以日常生活中一些已經習以為常的行為,發展出需求作品,如發明可以自動翻書並且製造微風的《翻書機》,穿戴於被欺負者身上,方便欺負者使用揪住對方衣領的《揪領器》,以及可以隨時肩背於身上的小型窗戶《窗外》等。他自述中表示這些作品不是用來作生活的輔助功能,而是用來製造情境、語言、關係,或成為暗示的一種「類道具」,並經由被使用而形成一段短篇的故事敘述。評審委員莊普表示劉瀚之的作品,在目前臺灣的創作形態中是少見的,他的作品呈現呈現一種幽默的詩意性。
本屆的決審參者中,相較以往增加許多旅居或留學歐美的年輕藝術家,他們的創作主軸關注自身吸納不同文化後所帶來的沖擊,例如朱駿騰作品《疲倦的沸騰》,利用各國轉接頭接上電後使電鍋沸騰的意象,展現其歐洲留學期間的精神疲備狀態;陳亭君的作品《一個有藍色牆的廚房》等,利用懷鄉物件,置入異國空間場域,表達身處外地不斷搬遷心境歷程。
鄭亭亭的「人口普查」實驗及黃海欣的油畫作品,各以不同的角度反思臺灣當代普世價值,展現新生代藝術家面對當代價值觀詭譎的另類方式。此外,丁建中三頻道錄像作品《空屋2》、張永達《訊號.流 2.0.2》以及蔡坤霖的聲音裝置作品《伏流》,各以不同創作型式將自身對於外在環境的細膩觀察,轉化為裝置藝術,增添當代藝術多元的特質。許哲瑜的五頻道錄像作《完美嫌疑犯》及吳芊頤的綜合媒材裝置《5100微型百貨》,各以兩種截然不同角度探討及呈現他們對於臺灣媒體異象的關切,使觀者得以共同省思。
林玉婷的「蛋糕房子」系列作品,將臺灣50-70年代的建築形體微型轉化於蛋糕模型的形式中,運用蛋糕所帶來的視覺與味覺愉快經驗,強調家的意象所能提供的愉悅與溫馨。廖祈羽「Twinkle Series」的錄像作品,富涵故事性的餐桌,置放不同的飲食元素與人物,建立人們對於飲食的想像與經驗,他們兩位皆藉由「飲食」主題闡述個人對家與愛的認知。
另外,為個人生命經驗尋找出路的蒲帥成「秘密平面計畫」系列作品、鄧兆旻《除非我們夠幸運》以及劉肇興的「異浪」系列作品,各自以不同的新媒體表現手法,為自身情感找尋抒發以及宣洩的出路。
11年來,「臺北美術獎」培養了多位傑出的新世代藝術家。轉型後的「臺北美術獎」期許美術競賽機制更趨成熟,讓不同世代的藝術家共與盛會,成為審視臺灣當代藝術的指標,形成無法取代的焦點趨勢。然而,行之有年的競賽機制是否符合觀眾對當代藝術的想像,以及得獎的後續效應是否貼合或悖離藝術界的期待,這將不僅是臺北市立美術館,更是臺灣藝術圈須共同持續觀察與省思的重要議題。
圖1:首獎得主劉瀚之作品《揪領器》,機械裝置,30x20x50cm,2011
圖2:《2011臺北美術獎》決賽入圍者與評審團代表們合照
圖3:首獎得主劉瀚之與其作品《鬆垮矯正器》合照,30x10x80cm,2011